智能手机市场回暖。
消费电子行业在 2022-2023 上半年间存在增长压力,但现已出现复苏,整体 市场回暖态势明显。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:出货量增速转正,预计未来将温和成长。据 Wind,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1.6 亿部,同比下滑 3.3%,但 23Q1-Q4 同比增速逐季改 善,分别为-14.5%/-7.2%/+0.3%/+8.6%,并于 23Q3 实现增速转正。步入 2024 年,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,24Q1 和 Q2 分别同比+7.7%/+7.6%至 2.9/2.9亿部。据 Canalys 公众号,成熟市场复苏力度较缓+新兴市场复苏节奏快+厂商拥挤 度加剧综合影响下,Canalys 预测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 5%, 2024-2028 年预计以 2%的 CAGR 温和增长。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:同步回暖,增速水平领先。据 Canalys,2023 年中国智 能手机出货量 2.7 亿部,同比下降 5.1%,2024 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样实现增速转 正,且增速表现优于全球平均水平,24Q2 国内手机出货量实现同比+9.6%至 7050 万部。
竞争格局:头部品牌优势明显,强者恒强。(1)全球:据 Wind,24Q2 三星/ 苹果/OPPO/VIVO/小米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分别为 19%/16%/9%/9%/15%,三星凭借 其 Galaxy A 系列,继续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的位置,近年来各品牌市占率基本较 为稳定。(2)中国:据 Canalys 公众号,23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占率前五品牌为苹 果、vivo、OPPO、荣耀、小米,市占率分别为 19%/16%/16%/16%/13%,其中, 苹果首次夺得中国大陆市场全年出货第一位置。
手机销售渠道多元,线上线下占比趋稳、各有优势。据联通科技创新公众号, 手机销售渠道包括线上(如淘宝、京东等)、品牌专卖店、运营商(联通、移动、 电信)、通信连锁(规模 5 家以上的手机连锁销售门店,例如迪信通)、通信独立(规 模 5 家以下的手机销售门店)、家电连锁(例如苏宁)、其他(例如山姆会员店、大 型超市等)。据 GfK 中国公众号,23Q3 线上渠道/品牌专卖店/通信独立店销售占比 34%/16%/35%。我们认为线上渠道具有价格低、品类齐全、购买便利等优势,但 线下渠道的购物体验与服务亦难以被替代,在品牌特色、消费体验等方面更为优秀 的品牌专卖店渠道仍会是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。
苹果:线上为主要渠道,销售网络布局完善。按照线上/线下、直营/经销两个维 度划分苹果销售渠道,(1)线上直营:包括苹果官网、Apple Store APP/微信小程 序、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;(2)线上经销:据苹果官网,目前苹果线上授 权经销商包括8家平台自营/自有网站(如京东、百联网上商城等),8家入驻平台的 经销商(即授权经销商在京东、天猫平台开店),以及18家APP合作入驻。(3)线 下直营:据苹果官网,目前全国共47家苹果直营零售店,遍布24个城市;(4)线 下经销:据苹果官网,苹果有23家授权分销商,包括天音、爱施德等,据Apple授权 专营店小程序,目前全国共4000多家苹果授权专卖店,遍及600多个城市。 按直营/经销划分,据苹果财报,FY23苹果(全产品+全球)63%销售收入来自 经销渠道,直营收入占比37%。按线上线下划分,据联通科技创新公众号, 21Q4-23Q2苹果(仅手机+中国大陆)线上销售占比超50%。
荣耀:持续拓展渠道布局,提升消费体验。据荣耀官网,目前荣耀共有4.5万余 家体验店与专区专柜。荣耀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快捷、高效的服务,不断提升 消费体验,当前荣耀共有1000多家服务网点,辐射全球45个以上国家或地区,并拥 有9个全球区域呼叫中心。
手机市场价格有望持续分化,我国手机市场或将走向“漏斗结构”。据 IDC 咨 询公众号,2023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,200-400 美元价格带市场份额最高,达 34.7%,但同比下降 6.6pp,而 600 美元以上/200 美元以下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明显 提升,分别同比提升 5.2pp/3.7pp 至 27.5%/27.4%。据 GfK 中国公众号,手机各价 位销量结构一般会随国家经济发展呈现“四步走”,第一步为正三角结构(低端价 位销量最多),第二步为橄榄型结构(中端销量较高而高低价位相对较低),第三步 为漏斗结构(高端和相对低端价位销量较高、中端销量较小、超低端价位基本消失), 第四步为倒三角结构(高端>中端>低端),目前我国处于从第二步向第三步迈进 的过程中。24Q2 中国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达到 25.9%,相比去年同期 +2.8pp。24Q2 中国 200-600 美元手机市场份额 46.3%,同比-2.8pp。我们认为, 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,随着高端手机不断开展差异化竞争,低端手机不断“内卷” 性价比优势,手机市场价格或将进一步两极分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