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一、易筋洗髓的意義]

「筋」是身體各部位相連接的重要組織,因此我們首先要調整強化它,當筋骨變得強健,全身各處也會跟著受益。

「髓」是身體能量流通的關鍵,所以我們必須要淨化髓質,髓質一旦得到淨化,身體的每一個細微部分都能獲得改善。

為什麼要調整筋骨呢?根據古籍記載,「易」象徵著陰陽的轉換。在易經中,「易」代表著生命生生不息的循環。換句話說,「易」是所有變化的大名,是改變的特稱。當筋骨一經調整,就像陰陽相合,天地交感。再進一步引申,「易」也可以表示交易、變更、互換、移動、反轉、對調、開闢、改變、平和、和諧等意義。這就是「易」的偉大力量。

「髓」為什麼要「洗」呢?根據韻書解釋,「洗」的本意是清除,象徵著從上到下的清洗,又或是從下到上的清潔。就像鐘的名字「姑洗」,樂律的名字「姑洗」,官職名字「洗馬」,盛水的器皿叫做「洗」,一種石頭叫做「洗石」,這些都是源於易經中的「易」字。

聖賢們藉由「洗心」,隱藏於內心的深處,這就是所謂的「灑滌」、「灑潔」。所以一旦進行了「洗髓」,就能讓混濁的東西變得清澈,黑暗的東西變得明亮,沉重的東西變得輕盈,被塵埃遮蔽的東西變得潔淨,洗髓的功夫越深,自身就會發出光芒。

過去漢武帝時代,有人曾經向東方朔詢問養生的方法,他回答說:「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,我能每三千年洗髓一次,每三千年清理毛髮一次。我已經洗髓三次,清理毛髮三次了。」但問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,認為他在開玩笑。後來學者和註釋家多引用此話作為比喻,卻不知道這其實是事實。

若能持之以恆地練習,不退縮,長期保持穩定,即使遇到困境也能升級,經歷變革,突破困境,解決問題,養生和養性雙管齊下,達到「未濟」和「既濟」的平衡,充滿活力而沒有消耗,既能獲益又不會受損,能夠適應環境,也能解決矛盾,既能領導又能避險,既能隨波逐流又能保持謙遜,既能安靜又能活躍,既能忍受也能享受,既能漸進也能突飛猛進,既能豐富也能精簡,既能聚攏也能分散,既能堅定也能柔順,既能獨立也能合作,既能壯大也能溫柔,既能觀察也能感悟,既能擁有也能分享。

「易筋」即是「洗髓」,「洗髓」更是「易筋」,陰陽交換,循環不已,無形無體,無邊無際,與天地共存,這不就是最大的能力嗎?